瀏覽WISE專題
project subject
溫度與熱 (ID: 99)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自然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1/12/29
摘要: 學生透過熱傳導的實驗與視覺表徵學習熱平衡的概念。

關鍵字: 能量、熱、傳導

電腦時間: 4-5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3/11/27 上午 10:30

溫度與熱 (ID:99) ID:
Physical Science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 中文
教學指引
(Outlines technical or classroom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ject's activities, common misconceptions/mistakes students may encounter,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maximizing the project's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learning.)
讓學生探索周遭物體的溫度與熱,在他預測多種物體溫度之後,透過收集資料和電腦模擬的互動,並藉由課程中所收集的資料,再透過人工智慧編排的程式,以產生自己對於熱的原則。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熱能從較熱的物體流到較冷的物體直到所有的物體達到相同溫度。 熱能可以在固體中傳導。不同物質傳導熱的速率也不同。
Physical Science
細胞分裂 (ID: 127)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生物學 | 年級: 9-12 | 授課時數: 4-5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2/3
摘要: 學生透過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動畫與圖片學習並強化細胞分裂相關概念的連結與統整。

關鍵字: 細胞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

運用科技: Java, Flash, QuickTime (相容性確認)

電腦時間: 2-3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2/2/13 上午 3:08

細胞分裂 (ID:127) ID: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及相關構造的功能。
2.協助學生理解並具體表達有絲分裂過程各階段的特點。
3.協助學生理解並具體表達減數分裂過程各階段的特點。
4.促進學生連結細胞分裂與日常生活之關係,瞭解細胞分裂對生命的意義。
Biology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自然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6-7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2/6
摘要: 學生透過氫氣燃燒的動畫模型、線上繪圖等方式,學習化學反應式

關鍵字: 化學反應,氫燃料車,汽油燃料車

運用科技: Java, Flash, QuickTime (相容性確認)

電腦時間: 4-5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2/2/23 下午 2:00

Physical Science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自然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6/8
摘要: 本課程利用未來的建築──漂浮屋,讓學生透過電腦模擬了解影響物體浮沉的因素,以及建立浮力的科學模型,最後讓學生使用浮力原理自行設計漂浮屋。

關鍵字: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密度

電腦時間: 4-5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3/9/25 上午 8:15

漂浮的未來? (ID:254) ID:
Physical Science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 中文
教學指引
(Outlines technical or classroom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ject's activities, common misconceptions/mistakes students may encounter,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maximizing the project's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learning.)
本課程搭配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主要活動規畫如下: 活動一 ──漂浮的未來:利用生活物品引出學生對於沉浮現象的想法。 活動二 ──沉浮現象:利用電腦模擬讓學生知道物體的浮沉現象影響因素為物體密度以及液體密度。 活動三 ──浮力:利用電腦模擬的數據以形成浮力的科學模型。 活動四 ──阿基米得原理:利用科學史的證據產生對於浮力的解釋。 活動五 ──模擬漂浮屋:利用繪圖工具讓學生設計模擬漂浮屋並使用證據解釋自己漂浮屋的可行性。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1.1 以海平面上升的災難引起學習動機。 1.2 知道漂浮屋可以克服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災難。 1.3 知道在台灣也有人利用浮沉的現象設計產品。 1.4 引出最初對於浮沉現象的想法。 2.1 以生活相關經驗判斷物體的浮沉。 2.2 準備探討影響物體浮沉的因素。 2.3 利用電腦模擬探討物體的浮沉與物體的體積無直接相關。 2.4 利用電腦模擬探討物體的浮沉與物體的重量無直接相關。 2.5 利用電腦模擬探討物體浮沉與自身密度以及液體密度的關係。 2.6 利用電腦模擬的結論形成「物體密度大於液體密度則沉沒,物體密度小於液體密度則浮起」的解釋。 2.7 整理以上電腦模擬後的想法:「物體的浮沉與重量以及體積無直接相關,但與密度有關。」 2.8 測試對於浮沉現象的概念理解。 2.9 利用「物體的浮沉與重量以及體積無直接相關,但與密度有關」的概念進行任務。 3.1 利用生活相關經驗引出浮體與沉體皆有浮力。 3.2 準備探討影響物體浮力的因素。 3.3 利用電腦模擬探討浮體「浮力等於物體重量」的概念。 3.4 對於浮體在水中釋放的動態過程解釋其現象。 3.5 測試對於「浮體浮力等於物體重量」的概念理解。 3.6 利用電腦模擬探討沉體「浮力=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排開液體重量=物體體積x液體密度」的概念。 3.7 對於沉體在沉入水中的動態過程解釋其現象。 3.8 測試對於「沉體浮力等於物體體積x液體密度」的概念理解。 4.1 閱讀科學史並得知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排開的液體重=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 4.2 測試對於「物體排開的液體重=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的概念理解。 4.3 利用先前電腦模擬的結果得知「浮體浮力=物體在液面下體積x液體密度」的概念。 4.4 測試對於「浮體浮力=物體在液面下體積x液體密度」的概念理解。 4.5 使用4-4之步驟推導阿基米德原理。 4.6 測試對於「浮體浮力=物體在液面下體積x液體密度」的概念理解。 4.7 利用系統概念圖建立沉體浮力與浮體浮力的科學模型圖 5.1 使用繪圖工具畫出自行設計的模擬漂浮屋 5.2 整理漂浮屋的繪圖,並用「物體平均密度小於水」此概念證明自己的漂浮屋會浮起。 5.3 分類在漂浮屋之中使用力的觀點與密度觀點的想法。
Physical Science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地球科學 | 年級: 7-9 | 授課時數: 6-7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6/12
摘要: 透過動態影片及靜態圖片並結合實際動手操作實驗,讓學生認識山崩和土石流的相關知識,學習科學探究並將習得的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連結,主動關懷生活週遭環境。

關鍵字: 山崩、土石流

運用科技: Java, Flash, QuickTime, Google Earth 瀏覽器外掛程式 (相容性確認)

電腦時間: 6-7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2/7/9 上午 11:12

天然災害-山崩與土石流 (ID:255) ID: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活動一 :天然災害
科學知識:
1.學生能知道天然災害是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自然變動。
2.學生能知道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有颱風、洪水、山崩及土石流。
科學能力:
1.學生能主動關心生活週遭的自然環境。
2.學生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活動二:山崩
科學知識:
1.學生能知道山崩是大量疏鬆土石或大片岩塊快速向下滑落的現象,俗稱為「走山」。
2.學生能知道順向坡是容易發生山崩的地點之一,並能分辨順向坡和逆向坡。
3.學生能知道順向坡是坡面和岩層傾斜面一致的山坡,逆向坡是坡面和岩層傾斜面相反的山坡。
4.學生能了解坡腳被移除的順向坡是危險的。
5.學生能了解造成順向坡滑落的因素有:坡度、摩擦力、岩層狀態(破碎或完整)、植被等。
科學能力:
1.學生能透過POE練習科學探究。
2.學生能以實驗數據為證據產生研究結論。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1-4-3-2 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4-2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4-4 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瞭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
1-4-5-1 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1-1 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6-4-1-1 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

活動三:土石流
科學知識:
1.學生能知道水和土石混合後,形成含有大量石塊的黏稠泥漿,受重力影響沿坡面向下流動,稱為土石流。
2.學生能知道土石流常發生在堆積了厚層疏鬆沈積物的地區,移動到下游出口處,常形成沖積扇狀堆積。
3.學生能在空照圖上指出山崩和土石流可能發生的地區。
4.學生能知道土石流的形成要素:豐富的堆積物、足夠的坡度及充份之水分。
科學能力:
1.學生能主動關心生活週遭的自然環境。
2.學生能將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情境做連結。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1-4-3-2 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活動四:山崩與土石流的防治
科學知識:
1.學生能認識預防山崩、土石流發生的相關工程如擋土牆、岩錨、削坡、加強排水設施、防護網、緩衝帶等及這些預防措施依原理可以分為減滑和抗滑兩類工程。
2.學生能透過照片認識並分辨各種不同的工程。
3.學生能分辨各種不同的工程的原理為減滑或抗滑。
科學能力:
1.學生能將學習到的科學概念結合運用到工程上。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活動五:災害資訊調查
科學概念:
1.學生能了解並透過地形條件判斷土石流及山崩發生的區域。
科學能力:
1.學生能將學習到的科學概念應用到日常生活情境。
2.學生能利用網路收集山崩與土石流的相關資訊。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1-4-5-6 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7-4-0-5 對於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做科學性的理解與研判。

活動六:課程回顧
科學概念:
1.學生能理解颱風、地震、山崩和土石流這些天然災害之間的關聯性。
科學能力:
1.學生能將學習過的天然災害科學概念統整在一起並表達出來。
Earth Science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生命科學 | 年級: 7-9 | 授課時數: 6-8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6/21
摘要: 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震撼全球。本課程將帶領中學生理解輻射的基本學科知識與提昇防災應變能力,進一步將讓學生了解輻射對於生物與生態環境的影響。

關鍵字: 核災,輻射,生態,細胞

運用科技: Java, Flash, QuickTime (相容性確認)

電腦時間: 6-8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4/11/20 上午 11:10

輻射與防災課程 (ID:256) ID:
Life Science | 年級: 7-9 | 授課時數: 6-8 | 中文

運用科技: Java, Flash, QuickTime

教學指引
(Outlines technical or classroom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ject's activities, common misconceptions/mistakes students may encounter,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maximizing the project's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learning.)
1.使用本課程前,學生應具備放射元素相關知識。 2.本課程融入輻射模擬偵測活動與電磁波偵測活動。 2.學生將學習輻射基本知識、核災應變知識以及游離輻射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1.對輻射有基本認識。 2.具備核災應變能力。 3.瞭解游離輻射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
Life Science
板塊構造 (ID: 258)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地球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6-7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6/22
摘要: 學生調查地質的型態進一步深入探究地層以了解地表特徵以及不可見的內部運作所導致的地表事件。

關鍵字: 地球科學、板塊構造、對流

電腦時間: 6-7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2/6/22 下午 10:19

Earth Science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地球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2/6/22
摘要: 學生以他們的角色來探究全球氣候變遷。

關鍵字: 全球性氣候、能量、太陽輻射、溫室效應、能量轉換

電腦時間: 4-5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4/3/25 下午 3:37

全球氣候變遷 (ID:259) ID: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在此專案學生透過溫室效應的互動視覺表徵實驗學習到過去與未來的全球氣候變遷。學生也反思了自己對環境的影響。他們學習到能量以及能量轉換在全球溫度變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Earth Science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自然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3/8/6
摘要: 配合九年一貫課綱及國中二年級教科書內容,著重於原子-分子微觀的酸鹼課程

關鍵字: 酸鹼

運用科技: 有執行JAVA模擬及播放影片的步驟 (相容性確認)

電腦時間: 4-5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4/3/25 下午 3:47

鹽酸+漂白水=毒?! (ID:739) ID:
Physical Science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4-5 | 中文

運用科技: 有執行JAVA模擬及播放影片的步驟

教學指引
(Outlines technical or classroom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ject's activities, common misconceptions/mistakes students may encounter,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maximizing the project's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learning.)

活動一:利用影片引介鹽酸 漂白水產生氯氣,並各別介紹其分子式(微觀)
活動二:解離的定義、解離的分子表示
活動三:從生活常見物質區分酸鹼,從中發現酸鹼分類的通則性
活動四:透過模擬動畫觀察酸鹼反應以及產物,並實測反應前後溫度
活動五:認識pH表示數值範圍與酸鹼的關係、進行pH值測量
學習目標與標準
(Outlin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he project's overall learning goals, and the goals of each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1. 從生活中常見的鹽酸與漂白水,從微觀解構化學物質。
2. 藉動畫了解酸鹼中和現象、反應後的產物。
3. 熟悉並能以分子觀認識解離的定義。
4. 能繪出酸與鹼在水中解離的分子圖。
5. 從實驗活動中得知酸鹼中和是一種放熱反應。
6. 學會使用pH計、廣用試紙並認識pH值代表酸鹼的濃度以及其中的意義。
7. 知道酸鹼的強弱由解離出的H 、OH-離子濃度判別,而非取決於H原子多寡。 例: CH3COOH 與 HCl、H2SO4相比,醋酸有4個H比後兩者多,卻是弱酸。
Physical Science
thumb
library project WISE Library Project
自然科學 | 年級: 6-8 | 授課時數: 8-9 小時 | 中文
建立: 2014/7/30
摘要: 配合102學年度康軒版自然6下第3單元:生物與環境。以影片和嵌入式評量讓學生認識不同環境的特徵與生物,並認識台灣自然環境與校園中的生物與環境。讓學生透過天擇遊戲了解環境對生物生存的影響。最後以核電議題帶領學生思考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培養學生思考與評論能力。

電腦時間: 8-9

問題/評論: 聯繫WISE

上次更新: 2014/8/4 下午 7:30

Physical Science